400-123-4567
英语教师甚至认为,语法意识的提高必然会导致语用意识的增加。语法和语用学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语言能力进一步分为结构能力、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结构组织技能包括语法能力,是指说话者根据句法和语义规则产生形式上正确的句子的能力;语用能力是指“传播者在话语环境中实施和理解社会适当行为的知识”[1]。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学生对关联理论的理解决定了他们关联策略的实用意识的产生。要发展学生的语法技能,就必须发展他们的语用技能。语用意识作为从口头交际的实践活动中提取出来的产物,具有间接和抽象的性质,在语用能力方面具有指导和积极的作用。语用能力与语用意识的程度显著相关,这就要求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详细教授相关的语用知识,并在不同的情境中提供语用特征的各种用途和功能,从而吸引学习者的充分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意识,为成功获得语用知识铺平道路。[2] 3.培养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用意识 3.1 提升教师的实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实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是我国外语教学的目标。“在应用中学习”也对教师的务实意识和务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熟悉他们所学语言的语用规则,能够分析各种语音行为并提供相关的社会语言信息,有能力设计和指导各种教学活动,善于利用各种媒体来弥补教科书的短板和信息来源的缺乏, 善于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社会合理的情境,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时利用它们。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将自己的视角从“教”转向“学”,而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教与学”。教师不仅应该对他们想教的内容有一个很好的想法,而且还应该掌握教学的时间安排和技巧。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完善自身知识体系,通过寻找具有丰富语用知识的教材,咨询具有丰富语用知识的人,利用表达自然言语行为的媒体,丰富自己的语用知识,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作为带头教师,务实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气能力的好坏。在教授英语时,教师应该从语言的各个方面转变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当教师用中文与学生交流时,他或她应该转换角色,回归到当地的文化中,这是真正务实意识的体现。教师的语气意识得到提高,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气。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语用学的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工作中自觉地从语用学的角度审视英语教学,纠正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偏差,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更多地考虑他们使用的语境,主动想象语境, 以及“活的”语言学。[3] 3.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与外语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意识。一方面,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能够讲解听力语言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指出其文化意义或所使用的文化习俗,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介绍和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认知行为和语言表达方式, 不断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变化,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另一方面,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以营造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此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扮演身份和语言交流的情境,尽可能地使用语言。
通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理解人际关系和互动的深层次模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英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学会适当的交流。 3.3 巧妙选择听力材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气意识,教师需要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合适的听力材料在难度上要比学生的实际水平略高,尤其重要的是,关联度不能太低,否则不利于锻炼学生的语境感和推理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境变化的敏感度。好的听力材料应该是培养学生对语用学的敏感性和兴趣的活生生的材料,敏感性越高,上下文和推理的使用就越灵活。教师应自觉地利用语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做出情境假设和语言推理,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适当补充语言材料的背景知识,增强语言的可理解性。同时,听力题的设置不宜过于简单,可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多种多样的听力活动,以减少母语的干扰,尽量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同时,教师应自觉地利用语言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做出情境假设和语言推理,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适当补充语言材料的背景知识,增强语言的可理解性。 3.4 利用词汇学习增强语用意识 在听力教学中,要注意正面词汇的解释,特别是那些有文化负荷的词汇,详细解释其文化背景并与中文译文进行比对,找出它们与中文语义的异同,并讲解其使用规则。让学生认识到,词语的含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精确和具体,相同的语言形式会因不同的交际环境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语言功能。相同的语言功能也可以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我们应该推广情境教学法,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