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第 1 章:政治史上的错误和纪念品
历史上容易出现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事业的失误
1.19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1954 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共同纲领在当时是临时宪法,其作为临时宪法的功能随着 1954 年宪法的颁布而结束。
3.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1956年,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2年,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以诚相待、荣辱与共”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以诚相待、荣辱与共”生动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互信任、精诚合作的关系。
5、动员起来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的不完善,而是党的“左派”错误发展为“以阶级斗争为关键环节”的结果。为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中国应主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施和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而不仅仅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6.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体。
7、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是二战后在国际协议的基础上出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
八、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9. 1971 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10. 1979年中美建交和中美关系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打压中国的政策。
11. 中美关系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这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
十二、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盟,而是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充分考虑伙伴利益的新型关系。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1. 鸦片战争爆发于 1840 年至 1842 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1842 年签订《南京条约》,记住了它的主要内容
3. 1851 年至 1864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
4. 在 19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出现)。
5. 1894-1895 年的中日战争;1895 年,签订了《下关条约》,修改了第 18 条约
6. 1899-19 年八国联合侵华战争;1901 年,签订《新州条约》,将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19 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成立,其机关是民报,孙中山将同盟的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原则”(其核心是民权)。
8. 1910 年 10 月 10 日的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9.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
10. 19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11. 19: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
13. 1924 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将旧的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兴起。
14. 1927 年 4 月 12 日政变和 7 月 15 日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
15. 1924 年和 1927 ---------北伐,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6. 1927 年至 1937 年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十年对峙的时期,也是国民政府执政初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年)。
17. 1927 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控制革命武装力量;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开辟,井冈山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分离理论);
18. 1931 年 9 月 18 日事变,1934 年至 1936 年红军长征;1935 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天真走向成熟的标志
19. 1936 年的习事变;习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20. 1937 年,卢沟桥事件正式开始,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1. 平兴关战役的胜利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1938 年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胜利,1940 年彭德怀指挥百团战役(华北)。
22. 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抗日战争于 1945 年结束
23、1948 年至 1949 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场大战,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24. 1949 年 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25. 1949年9月,新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26. 1949 年 10 月,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开始进入新的民主主义社会
27. 1954 年,他作为五大国之一首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召开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28. 1953年至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出了三大转型政策;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不仅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 1953-1957 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其版图在东北,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记住主要成就。
30. 1956 年:《论十大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1. 1958 年,中共在经济上犯了一个“左”错误:“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
32. 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共产党建议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
33. 1980 年,海南省开设了四个经济特区,1988 年,海南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 年,上海浦东成为一个开放区域。
34.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达成了“92 共识”。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阶段: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1993年,中共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6、19、香港回归中国;澳门的回归。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科学技术: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5 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70 年代东方红 1 号。
第二章:「历史与社会」小学一年级备课小组工作计划 - 中学政治工作计划
「历史与社会」中一备课小组工作计划 - 中学政治工作计划
1. 这
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原则,树立“爱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
2. 所授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中一年级的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主要讲授社会地理学的部分,不需要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主要侧重于知识记忆。目前,初中一年级学生整体上自觉性和自律性存在明显的不足,看问题比较简单,思维不够成熟,应该严格管理,精心引导。另一方面,教师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 本学期的目标:
总体目标:
鉴于这门学科的难度相对较低,我们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育才二中。学生们,在每个阶段、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享受到被老师关注的温暖。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2. 了解中国和世界不同地区的主要发展条件和方法。
3. 初步掌握使用地图和风景图片分析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方法。
工段群建设目标:
加强团队合作,营造轻松和谐的团队氛围。
四、具体措施
1. 按时集体备课,加强小组内部合作。如每周四上午没有学区教研活动,备课组将按时集体备课,使每个单元、每节课都有统一的教学目标。
2. 加强备课小组内的交流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科氛围。一个学期的准备组应不少于 4 节课。
3. 放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确立本学期青年教师的成长目标——“入门”,即通过套路和教科书层面,能够按照套路和通模式组织教学,充分进入教师的“角色”,尽快熟悉中学“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
4. 持续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
A. 坚持课前阅读。课本的大字部分是高中入学考试的考点,小字部分是课本的补充,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上课的 45 分钟非常有限,所以课前安排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冷静下来,还可以弥补课本阅读的不足。
B. 坚持每周一次听写知识点。近年来,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听写,可以及时复习和巩固,还可以纠正错别字。
C. 加强运营收发货管理。由于班级数量众多,很难控制学生。为学生的家庭作业注册加分,作为他们通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D.讲座的状态、带书的情况、作业的质量都包含在通常的绩效评估中,对学生的评估是根据过程、通常和细节进行的。
5. 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 1 周 - 1 课时期末考试试卷解说
第 2 周 - 2 小时 第 2 课 世界的分裂
第 3 周 - 2 节课 第 3 课 自然环境和种群分布
第 4 周 - 3 小时 单元复习,第 4 课 农业和自然资源
第 5 周 - 1 节课 第 5 课 工业和自然资源
第 6 周 - 第 1 个月考试 2 小时
第 7 周 - 2 节课 第 6 课 发达国家 - 美国、日本
第 8 周 - 2 小时 第 6 课 发达国家 - 德国、澳大利亚
第 9 周 - 2 小时 第 7 课 发展中国家 - 海湾国家、印度
第 10 周 - 2 课时 第 7 课 发展中国家 - 巴西、肯尼亚
第 11 周 - 2 小时 第 8 课 国际联系和国际合作
第 12 周 - 2 课时复习 1 节课,期中考试
第 13 周 - 2 小时 第 10 课 土地和资源
第 14 周和第 15 周 - 3 小时第 11 课: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 16 周 - 2 节课 现代化进程中的第 12 课
第 17 周 - 2 节课 第 13 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 18 周 - 2 课时第 14 课:中国的国家人口、资源和环境政策
第19周和第21周 - 6课时复习,期末考试
第 22 周 评分和登记结果
第三章:政治与道德:历史视角下的批判与超越
政治与道德:历史视角下的批判与超越
古希腊政治哲学为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以及人类通过政治实践获得美德奠定了基础。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强调政治与道德的分离,完成了政治与道德的世俗化进程。马克思克服了上述思想的片面性,以唯物主义为武器,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统一了政治和道德。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于天荣 作者单位: 浙江林业大学, 杭州, 浙江, 311300 标题: 兰州学术期刊 英文标题: 兰州学术期刊 年、卷(期): 2004“”(6) 中图分类号: B82-051 关键词: 政治 伦理 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