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另一方面,为了挣脱儒家等级制度的文化约束,我们不能再把“听话听话”的机器人当作我们的榜样。
最近,有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首先,我最近和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金融学教授谈论了博士生的招生政策。他表示,今后他们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生。
这不是种族歧视的问题。他本人是中国人,但因为过去很多年的中国学生起初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的时候虽然可能不突出,但是也还可以。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学术市场找到了教学职位。他们在工作中表现不佳,找不到一流大学的教职。因此,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
事实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计划。就连耶鲁大学和我工作的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还没有决定完全停止招收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我们有意识地少招或偶尔不招。诡计。
以2015年为例。博士生排名前 30 名美国金融系的毕业生中,有很多来自中国。然而,最成功地找到教职的是加州理工学院。那所大学当然好,但是那么多中国博士,没有一个是前10、前15的金融系招收的。
由于这些博士均毕业于顶级金融系,这个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次,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印裔高管数量远远多于华裔。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耳熟能详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不可能有一位中国CEO。公司副总裁级别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此外,中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差异不仅在美国企业界如此巨大,在大学里也如此。例如,几年前,美国各大商学院中有12所在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10所任命的是印度人,没有一家任命的是华人。虽然后来有一些印度人衰落了,但这本身也反映出中印之间的教育文化差距。
中国人有才华、聪明、勤奋,但为什么他们的成绩却如此令人失望,与美国、印度等国家的结果如此不同?答案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念和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另一个是儒家文化,特别是我们推崇的“顺从”、孝道文化。这些文化在现实中留下了印记。这是中国人民一生的负担。走到哪儿都扔不掉,走到哪儿都吃亏。
我们先来说说教育
在我这些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很少有人因为喜欢而真正学习经济和金融。绝大多数人这样做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由于他们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而这样做,因此,如此多的中国攻读金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学生最终在职场上表现平平甚至更差也就不足为奇了。你也许能在架子上抓住一只鸭子,但你无法爬上高架子。
中国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即使他们不是100%“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但他们仍然希望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将来有好的职业和收入,下半辈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很多中国家长起早贪黑,不分周中、周末,一年到头为了孩子的上学而奔波。她们甚至常年离开丈夫、家人和朋友,陪孩子到外地或国外上学。
为了让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他们往往千方百计地找人脉、开后门,使出一切能想到的招数,只为让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专业方面,他们往往会要求甚至强迫孩子去读金融这样光鲜亮丽的专业,或者会计这样好找工作的实用专业。
然而,很多家长可能从来没有问过,更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过优化理论的人都知道,“好”、“坏”、“更好”、“最好”等价值判断只能是相对的。首先要明确的是“相对于谁”和“相对于什么”,因为没有衡量指标和参考体系就没有“好”和“最好”。
因此,他们不问自己愿不愿意,往往按照父母认为“好”的标准来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这相当于让孩子从事父母认为好的职业,但孩子自己可能觉得不好。和生活。有时,这实际上迫使孩子去追求父母无法独自实现的职业梦想。
或者,就随波逐流,追求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哈佛、耶鲁、北大、清华。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哈佛、耶鲁、北大、清华更好?”他们无法告诉你。
好或坏只有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喜好、个性和才能才有意义。
否则,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容易造成人才和人才的浪费。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孩子对学习、工作没有热情、无精打采。他们每天都会因为做着没有感觉的学习或工作而感到很累,并且常常会抱怨。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
在任何社会中,人力资源都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因此,将每个人的利益和人才尽可能与其专业一致地配置,是整个经济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朋友们经常会问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俗话说:“我只想让女儿大学毕业后立即读研,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完成学习任务,然后上班、结婚、组建家庭。”
我问:“为什么他一定要读硕士、读博士?为什么大学毕业后不能先工作几年,让他比较一下工作和学习的区别,感受一下自己喜不喜欢?”工作还是学习,喜欢什么专业?什么工作?”
当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硕士、读博士?”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认为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读研究生,所以很自然,他们的孩子也应该读研究生。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根本不适合读研究生,可能对学术和阅读没有任何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求他们读书,对孩子来说是浪费生命,对父母来说是金钱损失,对父母来说也是浪费金钱。社会是一种资源浪费。
这些朋友说:“如果他上班后就不想再回学校了,那不是不好吗?”我说:“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大学毕业后先工作是对的!不然的话,他们会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那么多的青春!”
在物质产能过剩、物质丰富的今天,温饱已经不再是问题。父母能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就是为他们提供经济条件来追求自己的兴趣并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如果父母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就会显得太自私、不尊重孩子。这包括学校、专业、工作、婚姻和爱情。
事业与生活
下面的故事很受欢迎:一家硅谷公司雇佣了三名实习生,一名来自中国,一名来自印度,一名来自美国。美国实习生只想把事情做好,下班就走。尽管他对一些问题了解甚少,但他仍能侃侃而谈。他可以在五分钟内谈论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问题。中国的实习生很勤奋,工作做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做的工作没有中国实习生那么精确,但也不错。虽然说话带有口音,但他很爱提问,善于表达自己。实习期间,学得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最终被记住最多的却是印度学生。
当然,这个故事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技能”,轻视“软技能”。按照这个熟悉的价值体系,这个故事其实是为了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包括贬低印度人。美国人,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因为我们重视“硬技能”的文化取向,导致中国人只会努力工作,无法像印度人一样成为硅谷、美国大学等领域的佼佼者;也是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技能”又看重“软技能”。因此,当它反馈到文化教育领域时,不仅要强调数理,还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评判人才的时候,不只是看他们。硬实力,还要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他是否是一个有趣的人。
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教育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为了事业,二是为了做人,特别是做一个有趣、有趣、有意义的人。职业培训是为了工作,而“生活”教育是为了使人不仅成为职业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人。
很多朋友一听到孩子要学习历史、文学、艺术、心理学、政治、社会学等,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技能”没有什么用处,也不方便找工作等等。然而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技能”恰恰是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趣、有趣的基础。
世界需要有“硬本领”的人,但领导世界的是能言善道、有学问的人。即使我们走出了商界领袖和政府领袖的行列,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专业之外还了解我们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是如何产生的人,才是更有趣的人,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更有可能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还谈文化
中国人之所以与美国人、印度人如此不同,当然与中庸、孝顺的文化密切相关。在中国长大的时候,你的父母和周围的人都教导你要“听话”,听长辈的话。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比自己年长的人,说话都要小声,恭顺顺从,不能挑战长辈和权威的意见。
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和年龄是中国社会地位等级秩序中最重要的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了个性的表达,使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本能地安静、谨慎、谨慎。美国社会则处于另一个极端。没有基于年龄和资历的明确的等级顺序。每个人都会用道理说服人,而不是根据年龄来打压人。因此,进一步促进了美国人辩论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位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也尊重长辈,但并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另外,印度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英国殖民统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辈的服从程度。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谈论年龄,而是变得更加讲道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征是上述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适度的逻辑要求你不应该傲慢,不要过多表达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度。即使你在推理、辩论,也别那么认真。就“破锅问真话”,什么事情“差不多”了。受过这种文化熏陶的人,自然不会表达自己。即使他们表达或争论,他们也不会太当真。否则,他们内心会感到不舒服和内疚。
另外,这些年在中国,很多妈妈不知道溺爱会伤害孩子,阻碍孩子成长。例如,在我曾经任教的一所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30岁出头,还没有结婚或组建家庭。尽管他是终身教授,但他仍然不成熟,因为他的母亲每天都跟着他,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结果,她的儿子一直没有长大的机会。
根据我女儿六年前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科书的研究测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低3.5岁左右。原因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到了该放手的时候 你不能让你的孩子变得独立。
而成熟度与领导力密切相关。没有成熟,你就无法拥有领导力,也就很难竞争谷歌、微软、花旗集团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职位。
很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突出时,喜欢用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原因。
语言固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其实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等级观念。这种秩序使得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受到不断的打压,任何个人的表达和质疑都会受到重重的惩罚,以至于长大后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只会做事、做事的人。保持沉默。我们只有努力工作的“硬技能”,没有“软技能”。
当今世界高度一体化。为了让我们的子孙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一方面,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方法,把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常识和知识上。在批判性思维训练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挣脱儒家名誉等级的文化束缚,不能再把“听话听话”的机器人当作我们的榜样。
(作者为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原创发表于财经杂志(ID:i-caijing)
【好消息】
一
第2部分
欢迎通过微信商城订购:2015年《教师博览会》文摘版、原版精装册(每本80元,包邮)、2016年《教师博览会》、《江西教育》杂志!
请进入微信商城【世博书店】——
长按二维码,或扫描,
你可以买你想要的东西!
谢谢你!再来吧!
—————————————————
朋友们,看完文章后,请点击底部的广告。
获取生活资讯,支持博老师,谢谢!
———————————————————————
“师博”,一个教育品牌!